墨客小说网 >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 > 第117章 让太孙看着办

第117章 让太孙看着办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朱瞻基的精心安排下,朱棣皇帝和建文帝,顺利会面。

    至于二人交流了什么,除了二人外,无人知晓。

    只知道朱棣皇帝见完建文后,心情很好。

    朱瞻基知道,那是因为建文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朱棣皇帝。

    传国玉玺,

    心情大好的朱棣,离开了鸡鸣寺,回到了御书房,开始专心朝政了。

    刚回到御书房的朱棣,心情立马就不好了。

    因为案牍上,堆放着满满一打奏折。

    全部是弹劾太孙朱瞻基的;

    也有部分弹劾大学士解缙的。

    弹劾太孙朱瞻基的理由是:

    一、流连青楼,和妓女为伍,让妓女在光天化日之下,穿极少的衣服走秀,败坏社会风气,

    严重损害了皇家颜面;

    二、不务正业,满脑子污秽思想,捣鼓出三仙子九绝色画册;

    三、写《女人花》《爱江山更爱美人》等颓靡歌曲,思想消极,不是进取,胸无大志,不配当太孙;

    四、和商人交往甚密,甚至有意在百姓中提升商人的地位和信誉,严重违背重农抑商的祖训;

    ……

    把太孙朱瞻基说的一无是处,天怒人怨,人神共愤,甚至连带着攻击太子朱高炽。

    大有不罢免其父子的太子、太孙位,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谢天下,不足以告慰朱家祖先的在天之灵;

    弹劾大学士解缙的理由是:

    一、仗着修《永乐大典》,整日夸夸而谈,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有违读书人的斯文;

    二、担任花魁评选会的司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丢了读书人的体面,更羞辱了孔孟之道;

    三、整日往返太子府,和太孙为伍,少了读书人的本分;

    ……

    其实奏折中,对太孙朱瞻基的弹劾力度,远不及对大学士解缙的弹劾力度;

    对解缙的攻击最猛烈,犀利,最彻底;

    甚至到了不杀解缙不足以平天下的地步;

    朱棣看了几眼奏折后,怒气蹭蹭的窜上心头,一把推翻所有的奏折;

    本来就对御史言官和读书人没有太多好感的朱棣,此时对御史言官和读书人愈发的憎恶。

    心说俺孙子做了那么多好事,你们咋就视而不见呢?

    你们有本事,你们也弄出个英雄慈善基金会来啊!

    你们有本事,你们也让四大家族心甘情愿的每年捐几十万两银子啊!

    你们有本事,你们也让三大青楼踊跃捐钱啊!

    你们有本事,你们也给老子弄出个梦想,写出个《精忠报国》一类的国歌啊!

    你们这帮狗娘养的,整天就知道满嘴仁义道德,礼义廉耻;

    你们除了一张嘴,还有啥?

    俺大孙子,做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帮俺分忧解难;

    就算手段有些激进,有些违背常理;

    但结果是好的,别的不说,

    但就英雄慈善基金会,

    就帮老子解决了伤残退伍老兵、烈士家属养老生计问题;

    但就一个梦想,就让全国老百姓对俺朱棣歌功颂德;

    但就一首《精忠报国》,就可抵十万精兵;

    你们这帮傻逼读书人,穷酸儒生,不知变通的御史言官老爷们,你们能做到这些么?

    和俺大孙子一比,你们弱爆了,回家洗洗,上吊得了,省得活着丢人现眼;

    朱棣越想,越觉得弹劾朱瞻基的御史言官们,国子学的老学究们,甚至一些官员们可恶,

    还妄想废黜太子位;

    你们想干啥,难道老子不知道么?

    老二、老三,都是你们在背后搞得鬼吧?

    朱棣的思维,再次回到奏折上。

    至于对解缙的弹劾。

    朱棣皇帝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朱棣本人也对解缙有些许的不满。

    解缙确实有些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忘记了读书人的本分;

    老子让你修《永乐大典》,你老老实实修就行了,干嘛那么高调,见人就炫耀;

    老子把太子关到太子府休息,你好死不死的天天往太子府跑,想干啥,给老子添堵?

    还是你想告诉天下人,你是太子的死忠?

    既然你作死,那么老子就成全你!

    朱棣对解缙起来杀心。

    目的很简单,就是杀机敬猴。

    你们弹劾了俺家大孙,但俺杀了解缙。

    为啥杀解缙,不处罚太孙呢?

    因为一切都是解缙在暗中教唆的。

    如果你们这帮不长眼的家伙,再纠着俺大孙不放,俺不介意多杀几个。

    但心思如海的朱棣,忽然改变了主意。

    心说凭啥你们让老子杀解缙,老子就杀解缙?!

    老子才是皇上,杀谁,老子说了算,哪里需要你们指手画脚!

    你们让老子杀解缙,老子偏不杀!

    不过不杀归不杀,但解缙啊,

    你的政治智商太低了,还是先到地方历练一下吧。

    奴儿干都司,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嘿嘿。

    那里有三万多靖难遗孤。

    解缙啊,在努尔干都司,能不能当好官,就看你的觉悟了。

    正寻思着,太监涂德海匆忙禀告:

    “皇上,大事不好了,国子学老学究贾德带着一帮国子学监生,正在围攻三大青楼;”

    “王朗也带着一帮御使们,在一旁助阵;”

    “骂的三大青楼关门谢客;”

    “但他们依然不依不饶,拐着弯的映射太孙,说……”

    涂德海说到这,住嘴了,抬眼看了看朱棣皇帝。

    “他们说啥?讲!”

    朱棣低吼一声。

    “他们映射太孙,说太孙声色犬马,流连青楼,沉迷美色,道德败坏,寡廉鲜耻;”

    “还说太孙德不配位,太孙之过,乃父难逃其责,因为子不教父之过!”

    听完太监涂德海的话,朱棣怒极而笑,心说好啊,

    你们这帮读书人,还真成了精了,堵门骂街?

    你们口口声声坚持的读书人的体面呢?

    你们坚守的孔孟之道呢?

    你们的心胸呢?

    居然恬不知耻的围攻青楼?

    你们还真有出息啊!

    你们围攻青楼是假,进一步污蔑俺家大孙子,才是根本目的吧。

    你们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御史言官、国子学老学究居然围攻三大青楼,直接影射太孙;

    是想绑架民意,挟民意以令天子,将老子的军吧。

    届时,民意沸腾,怨声载道,自己恐怕真的只能处罚太孙了。

    真是一步妙招,杀招啊!

    大孙子,如果让你处理,你会如何做呢?

    想到这,朱棣直接说道:

    “哈哈,他们应该连俺也一起骂,因为太孙,是俺一直手把手教的,和他老爹没啥关系。”

    “传朕口谕,让太孙亲自去处理此事,就说一群不知死活的蠢蛋,让太孙看着办。”

    太监涂德海匆忙走开,去太子府传达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