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大唐王妃 > 第54章 万贵妃

第54章 万贵妃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韩慕青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房中的花草,她的贴身侍女流香过来道:“府中有人说,昨晚齐王和王妃回府,不似平时那么亲近,甚至连话都懒得说。”

    韩慕青饶有兴趣地回头看着她:“这可太难得了。你派人打听一下,这又是为何?”

    不久,李渊又召三个儿子一起用膳。李渊眼见三个儿子的关系更加疏远,反而更加频繁一起传召他们。由于万贵妃早年便嫁给李渊,也算是看着三兄弟一起长大,因此每次万贵妃都陪同在侧。

    除了杨如烟,其余人都到齐了。万贵妃见李元吉只身前来,疑惑道:“如烟怎么没来?”

    李元吉忙解释道:“如烟身体娇弱,前日受了些风寒,今日不得不在府中休息。”说罢,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万贵妃和李渊听闻杨如烟生病,忙仔细询问杨如烟的病情。

    李世民初听杨如烟受了风寒,不免有些牵挂,但仔细一想,觉得有些可疑。

    众人散去,李世民在车辇上叹道:“不知是不是四弟怀疑我和如烟的关系,将如烟禁足了?”

    长孙梓菡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人人都说齐王纳了新王妃如获至宝,怎会亏待如烟?我倒觉得齐王这样做是刻意提醒秦王。上次家宴,殿下实在是有些忘情。既然事已至此,殿下最好早日忘却前缘,方是利人利己。”

    李世民垂首不语,面容僵硬。

    除夕就要到了,照例,齐王府会送宫中四妃一份贺礼。李元吉特别嘱咐杨如烟要用心打点送万贵妃的贺礼:“如烟,你应该比我更清楚,送长辈什么贺礼合适。姨娘并不在意珠宝财物,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意。”他口中的姨娘就是万贵妃,说的很是亲昵。

    杨如烟缓缓点了点头:“我好好想想。”她问道,“殿下和万贵妃好像很亲近。”

    李元吉眼中现出一丝哀戚,低声道:“如烟可曾听人说过,万贵妃其实有一个儿子。”

    杨如烟摇摇头。李元吉在李渊诸子中排行第四,杨如烟曾听说过李元吉还有一个同胞哥哥,在晋阳起兵之前就过世了,其余的,全然不知。

    李元吉继续道:“我还有个弟弟,和我同年,只比我小几个月,就是姨娘所出。他常和我在一起读书玩耍,由于我是正室所生,他总让着我,总被我欺负。后来我母亲过世,父亲到晋阳赴任,我和大哥、五弟留在河东老宅。大哥有公事在身,姨娘就一并照顾我和五弟,姨娘视我与五弟一般无异,甚至对我更好。大业十三年,父亲准备起事,不料事情提前败露,父亲派人急召留在河东的家眷赶赴晋阳。当时,朝廷已经开始缉捕李家众人。一些女眷被大哥托付给了好友,可是我们兄弟和老祖母是朝廷要捉拿的对象,无处藏匿。大哥只能安排我和五弟先随祖母一道乔装打扮赶回晋阳,由姨娘随行照顾我们,并安排兵丁保护。而在河东,大哥还有事情要处理,故而不能与我们同行。我不愿先行离开,就故意延误启程时机留了下来。谁知,由于随从不慎,他们身份暴露,被隋兵围捕。跟随他们的兵丁和隋兵比起来,兵力悬殊,而当时隋兵想要缉拿的,是李家的男丁。五弟这时托人一定带走祖母和姨娘,他故意带兵突围,把大多兵力引到了他这里。最后因寡不敌众,被擒获押送到长安,为隋将阴世师斩首。那年,他才十四岁。”

    李元吉讲起这段过往,神情很是悲戚。杨如烟轻轻拉起他的手,问道:“那殿下呢?”

    “我和大哥再次赶往晋阳的时候,形势危急,我们只能走山涧小路,两个多月才赶到晋阳。一路上,都是大哥照顾我。我们赶到晋阳,才知道五弟出事了——他是姨娘唯一的儿子。如果我和他们一同上路,遇到事情,我和五弟还能商量一下,也许他就不会出事。五弟的死,我心中很是难过,愧疚,再加上姨娘向来对我和五弟一视同仁,我便有意代五弟侍奉姨娘。这些年,父亲身边嫔妃众多,姨娘也常常提醒、回护我。”

    李元吉再叹口气:“我也只能尽我之力孝敬姨娘,我明白什么都比不上五弟在世。后来,父亲攻入长安,也杀了阴世师为五弟报仇,只是,”他看了一眼杨如烟,“阴世师有一个女儿嫁给了二哥,当然,这不算什么大事,我李家也不会为难阴家的女眷。可是,二哥还留下了阴世师的幼子。”

    杨如烟听他话锋又转到了李世民这里,有些不快道:“殿下怎么又开始提秦王?我不和你多说了,我还是准备贺礼吧。”

    杨如烟思来想去,也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送,想到自己女红尚可,就绣一个荷包好了。杨如烟平时要为府中事务忙碌,只能在夜间刺绣。

    李元吉见她挑灯夜绣,心疼道:“不要忙了,早点歇息。我和姨娘说下就好,就说你的贺礼晚点再送过来。等你有空闲了再绣荷包。”

    杨如烟头都不抬:“过完了除夕,再送还合适吗?我已经很省事了,除了荷包上的刺绣,荷包的裁剪,缝制都不是我做的。”她故意逗李元吉道,“殿下千万不要告诉万贵妃啊。”

    李元吉忍俊不禁:“那你贿赂下我,我满意了,就不告诉姨娘。”

    杨如烟轻轻拍了拍他的手:“等我把这个荷包绣完,我准备也为殿下绣一个荷包。”

    李元吉有些感动,捏了捏杨如烟的手,双目情意绵绵地看着她:“我不急,你不要太累。”

    贺礼准备妥当,杨如烟亲自到大兴宫送与万贵妃,其余妃嫔的,只差人送去。

    万贵妃见到杨如烟,十分喜悦,不停和她聊着李元吉年少之时的趣事。突然,万贵妃话锋一转:“秦王小时候最是调皮,总是特立独行。”说罢,她看似无意地扫了杨如烟一眼。那晚在大兴宫中,李世民虽然仅和杨如烟说了一句话,却也被附近值夜的宫人看到。幸好,事情先传到了万贵妃这里,万贵妃大惊之下,止住了宫中流言。事后万贵妃仔细思量,觉得需要提醒杨如烟一下,在宫中要谨言慎行。

    杨如烟听万贵妃突然提起李世民,先是一惊,转瞬便明白了——宫中果然到处都是眼睛舌头,忙浅笑点头。

    先齐王妃窦知雪和李元吉育有一女,只是女儿才几个月大窦知雪就过世了。李渊和万贵妃为这个孙女取名李诗音,在窦知雪过世后便抱到宫中抚养,由万贵妃照看。李诗音本来就不怕生,何况她又见过杨如烟几次,这次杨如烟过来,她很兴奋地绕着杨如烟跑来跑去。只是,她并不称杨如烟为“母亲”,只唤杨如烟“王妃”。杨如烟也很喜欢小孩子,她并不在意称呼,只要孩子不抗拒她,她觉得怎么都好。

    祖孙三代其乐融融,万贵妃便要杨如烟和她们一起用完膳再行回府。

    长孙梓菡也带着礼品来向万贵妃问安。见她进来,杨如烟忙起身施礼。长孙梓菡见到杨如烟并不意外,大节将至,别说万贵妃最为关照李元吉,即便不是如此,万贵妃协理后宫,她们也要来这里走动走动,以免夫君在李渊面前吃亏。

    几人寒暄过后,便闲聊家常。约过了一个时辰,宫人马上就要布膳,长孙梓菡便起身告辞。杨如烟原本要留下用膳,只是她觉得让长孙梓菡一人离去不妥,便看了看万贵妃,起身道:“姨娘好好休息,我和嫂嫂一道告辞了。”

    万贵妃并未诧异,反而赞许地看着杨如烟,点头道:“好”。

    两人出去不久,便分道而行。杨如烟早就听说长孙梓菡对李世民温柔体贴,王府事无巨细,均考虑得周周道道,这真是李世民的福气。李渊的嫔妃,只要是能在李渊面前说上话的,长孙梓菡时常都要拜访。尤其是在杨文干一事之后,在这些嫔妃面前,长孙梓菡更是谦卑有礼,小心翼翼。宫中的嫔妃不是人人都似万贵妃一般平和尊重,也有一些尖牙利齿的,故而杨如烟总是刻意躲着这些人。李元吉也不想杨如烟被人刻薄,反倒教她少理会那些难缠的嫔妃。杨如烟是杨氏嫡系,且这些嫔妃向来将齐王府众人视作太子那边的人,再加上她知书达理,她们对她尚算客气。即便如此,想起这些,杨如烟心中就像压了一块大石,有些喘不过气来。不得不说,李渊的一些嫔妃还是有意无意地加剧了父子、兄弟之间的猜忌。他们三兄弟虽贵为皇子,也有许多的不如意,诸多的危机。

    李渊称帝之后,内宠颇多。杨如烟也看得出来,李渊对三个嫡子还是相当慈爱。只是,这份慈爱,和起兵之前相比,是否有所不同?若是他们兄弟的母亲尚在人间,是否又有所不同?可是,长孙梓菡这样做,很明显是为了相助李世民,李世民难道肯轻易善罢甘休?想到这里,杨如烟只觉不寒而栗,不知他们兄弟可能各自保全?

    深藏在心中的恐惧再也压制不住,噬咬着杨如烟,她面色瞬间煞白,呼吸困难。

    长孙梓菡觉得有些乏累,靠在车辇的软榻上歇息。杨如烟是个聪敏温和的女子,可惜嫁给了李元吉,这样一来,他们只能对她敬而远之了。杨如烟还有一个显赫的家世,她的叔伯多人都是朝廷重臣,这样杨府只怕更会倒向太子一方,对李世民更为不利。虽然府中燕贵人与杨府也是表亲,只是,她已经算是外姓之人了。

    长孙梓菡这般辛苦,只是不想李渊嫔妃说些不利于李世民的闲话,其他的,她也不敢奢望。宫中的女子各有自己的打算,李建成本就是储君,且夫妻二人都温和有礼,李渊的嫔妃为自己后半生打算,都愿意与李建成交好,对□□一直不冷不热。万贵妃虽然时常也帮李世民在李渊面前说话,那不过是她生性良善,又看着他们兄弟长大,本能维护后辈而已。不久前,长孙梓菡听宫人说,万贵妃对杨如烟赞不绝口,李渊便许诺在他驾崩之后留下遗诏,让她跟随齐王夫妻颐养千年。

    李世民就是长孙梓菡的一切,再难,她都会陪着他,只要他好,再难的事情她都要去做。只是以他们现在的处境,怎样才能确保李世民毫发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