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调教大秦 > 第三十一章 不赏不罚

第三十一章 不赏不罚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咸阳宫,麒麟殿。

    始皇帝高坐高台,威严的看着台下跪坐的臣子,沉声问道: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看完北地郡奏章之后,右丞相冯去疾当先说道。

    “陛下,我观此子鲁莽蛮横,杀伐之心太重,恐为国之祸端。但念在他拳拳爱民之心,不如发配边塞?

    “噢?右相的意思是发配边塞吗?”

    冕冠上的珠串挡住了始皇帝的面部,看不出喜怒,只传来久居高位的威严声音。

    “陛下,我认为不应该惩罚此子,而应该褒奖!”

    这个时候,左相李斯有了不用意见。

    “噢?褒奖?左相说来听听。”

    得到始皇帝的同意,左相李斯当即说道:

    “陛下,我大秦自商君变法起,就选用李悝所著的《法经》,后经过改动,变法为律,颁行秦国,是为《秦律》。而《秦律》也使我大秦各行各业皆有法依。如今义渠城北营千夫长李有义,滥杀无辜,杀良冒功,的确是触犯了秦律,其罪当诛。而义渠城东营千夫长乐正,阵斩李有义也不无不可。”

    “如此说来,那左相的意思是乐正无罪?还要褒奖?”

    “陛下,依照《秦律》北营千夫长李有义其罪当诛,北营众士卒也要发配边塞。东营千夫长乐正维护大秦法治,应当褒奖。陛下圣明,一切还应陛下做主。”

    李斯说完自己的意见,就不再言语。李斯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从一个小吏做起,一步步走上高位,最终成为大秦左相。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自己于眼前的这位始皇帝,自己能做的就是为始皇帝出谋划策。维护始皇帝的尊严和权利,自己才能得到始皇帝赐予的权利和尊严。

    而面前的这位始皇帝是最喜欢法家的帝王,大秦的一切都烙印着那位的思想。既然帝王喜欢法家,自己做臣子的就要把《秦律》推向巅峰。

    想到了《秦律》,左相李斯的脑海里不由得想到了很久之前的那个人。

    那时,大秦还没一统六国。那个叫做韩非的人见到了秦王,竟然跟自己争宠!

    不过好在他早就死在了秦狱中,如果他活到现在,那丞相的位置早就跟自己无缘了吧。不过,此人真乃奇才啊,就算是身死之后,我竟然要靠着维护他的主张亲近始皇帝。罢了,何必跟一个身死之人计较。

    “《秦律》?这样看来,乐正此子的确有功无过。但此子毕竟鲁莽,判罚军伍罪责应当是郡尉的事,此子有些过了。”

    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台下的四位恭敬的听着。

    “父皇,儿臣有话要讲。”

    此时被始皇帝叫过来学习政事的扶苏恭敬的请示道。

    往常被始皇叫来学习政务的时候,扶苏大多都是恭敬的聆听教诲,只有在始皇帝跟臣子讨论完毕之后,才会在始皇帝面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始皇帝很看重这个皇长子,每次都会抽出时间来细心教导,指出不足,而扶苏也一直是恭顺有佳。

    像今天这样始皇帝跟臣子之间的政事还没有讨论完,扶苏就主动要求发表意见,这是很少见到的。

    本来依照扶苏的性格,他也不会主动在这个时候发言的。但是当看到奏章里面说的是义渠城戍守部队东营千夫长乐正时,扶苏就有些吃惊了。

    扶苏的脑海里不由得回忆起那个人,那个在义渠城,挡在自己车队面前寸步不让的千夫长。

    那个少年器宇轩昂,昂首而立。

    “义渠城东营材官部队正在执行军令,速速让开道路,否则以干扰军务定罪!”

    那个霸道的声音一直在扶苏的脑海里回荡,这样的人,必定是恪尽职守之人啊。

    又看到乐正随后做的事,率五百士卒阵斩北营叛军千夫长李有义,击杀叛军一百五十人,余者尽俘。东营士卒伤三百五十人。等等!为什么是伤?而不是伤亡?兴许是写错了吧。

    其实,不光是扶苏这样想,凡是看过奏章的都是这样的想的。

    以五百对一千,怎么可能没有伤亡呢?假的吧?写错了吧?

    虽然大家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人提出来,都自动忽略了,都以为是写错了。

    但是看到乐正所率领的东营竟然抓捕了七百五十个逃民时,扶苏忍不住惊讶了一下。

    要知道大秦一直以来都有逃民的存在,只不过这两年越发增多了而已。

    逃民有多难抓扶苏是有了解的,逃民离家逃亡到深山老林里。搜捕起来要漫山遍野的搜山才行,着实难以抓捕。

    但是这个东营千夫长乐正竟然抓捕了七百五十人,着实厉害啊!

    看奏章上说是用了一个守株待兔的计策,此子当真有勇有谋。

    那个少人,才16岁吧!如此年轻有为,勇武双全的将领,岂不是正是大秦需要的人才!当听到右相冯去疾的话时,扶苏是比较担忧的,生怕父皇直接就给乐正定罪了。

    随后左相又有了不同的意见,看起来乐正的结局会好一些。虽然右相尊贵,但是明显左相李斯在父亲眼里更受重视。

    不过等到李斯说完之后,始皇帝的态度让扶苏有些不安了,这样的少年将领乃是国之栋梁啊,岂能夭折?于是,扶苏只能硬着头皮请示父皇了。

    “噢?”

    高台上的始皇帝明显顿了顿,他也是惊讶于这个平时恭顺的皇长子,这次怎么有些反常了。不过始皇帝也只是惊讶了一下,

    并没有怪罪扶苏。

    “皇长子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得到始皇帝的应许,扶苏恭敬的又行了一礼。

    “父皇,前些时日,孩儿去了次义渠城......”当下,扶苏就把自己在义渠城的经历说了出来。

    “......乐正的东营所抓捕的逃民,是孩儿见过的最多的一个。孩儿觉得此人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赤诚之心,有目共睹。当为大秦不可多得的人才。”

    扶苏说完,整个麒麟殿静悄悄的,无人答话。

    始皇帝高坐在高台上,静静的看着自己的皇长子,珠帘挡住了面容,喜怒不知。

    “陛下,臣蒙毅有话说。”

    这个时候,有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麒麟殿的寂静,上卿蒙毅说话了。

    “上卿但讲无妨。”

    得到始皇帝的应许,蒙毅温和的声音再次响起。

    “臣看此事,对错各半。北营千夫长李有义,的确滥杀无辜、杀良冒功,此等行径触犯《秦律》,其罪当诛,北营众士卒也应该发配边塞。而东营千夫长乐正,击杀此等谋逆之人,的确无有过错。不过少年心性刚直,对大秦子民有拳拳爱护之心,行事稍过鲁莽,颇有僭越。不如不赏不罚。不过......”

    “上卿的意思是?”

    始皇帝露出了倾听的姿态,对蒙毅的亲切之意表露无妨。

    “此等少年,也是我大秦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如以乐正之法,收拢逃民,如果真有奇效,再嘉奖此人。”

    “唔,上卿此言甚合朕意,就依上卿的意思来办。传朕旨意,令义渠城东营千夫长乐正,辅佐义渠城郡尉,推行收拢逃民之法。若此法成效斐然,推广到北方全境。朕要这大秦没有逃民!”

    “诺。”

    自有宦官开始拟定旨意。

    稍后,议事完毕,众人同始皇帝行礼后逐渐散去。

    “蒙叔,今天的事多些蒙叔了。”

    麒麟殿的外面,扶苏正在拜谢蒙毅。

    “哈哈,公子无须多礼。我蒙毅也是欣赏此子,难得公子为此人仗义执言,我蒙毅也是成人之美。不过,以后不要如此莽撞了,毕竟公子还没有官职在身,妄议朝政,恐惹非议啊。”

    “蒙叔,晚辈一定谨记教诲。”

    麒麟殿内,身居高位的始皇帝正在静静的沉思。

    “此子竟然能让扶苏为他说话,看来我皇儿真是欣赏此人啊。皇儿的性格就是有些太过恭顺,是该锻炼锻炼了。不如......”

    “传朕旨意,令皇长子扶苏,前去义渠城监督此事,不得有误。”

    “诺。”

    稍后,麒麟殿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竹简被翻动的声音。